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85.“叶”表示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明显看出来,其中人被比作树,或被称为树,“果”表示仁之良善,“叶”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因为它们的确就像果和叶;如以西结书:
在河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树叶不凋零,其果子不断绝;且按月结果,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树上的果子必作食物,树叶可作药物。(以西结书47:12; 启示录22:2)
此处“树”表示拥有主的国度在自己里面的教会成员,“果子”表示爱与仁之良善,“树叶”表示源于那良善的真理,它们有助于教导人类,使其重生;正因真理有此功用,所以经上说叶子“可作药物”。同一先知书:
祂岂不拔出它的根来,芟除它的果子,使它枯萎吗?从它的幼苗上啄下来的所有叶子都必枯萎。(以西结书17:9)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葡萄树,也就是处于荒废状态的教会;它的良善,即“果子”,和它的真理,即“从幼苗上啄下来的叶子”就这样枯萎了。
耶利米书:
倚靠耶和华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他的叶子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耶利米书17:7-8)
“青翠的叶子”表示信之真理,因而表示源于仁的信本身。这在诗篇(1:3)同样适用。同一先知书:
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叶子也必凋落。(耶利米书8:13)
“葡萄树上的葡萄”表示属灵良善;“无花果树上的无花果”表示属世良善;“叶子”表示真理,在这种情况下,它因此“凋落”。在以赛亚书(34:4)也一样。耶稣所看到的无花果树表示类似事物,当时祂在上面只找到叶子,所以它枯干了(马太福音21:19, 20; 马可福音11:13-14, 20)。这棵无花果树尤表犹太教会,在犹太教会,连属世良善都不复存在了;保存在它里面的教义或信之真理就是“叶子”。因为一个荒废的教会是这样,它知道真理,却不愿理解它。那些声称自己知道真理或信之事物,却根本没有仁之良善的人就是这样。他们不过是无花果叶,会枯萎。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7443.“当那日,我必分别我百姓所立的歌珊地,使那里没有讨厌的苍蝇”表他们将不能利用恶毒的虚假去侵扰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哪怕他们就在这些人附近。这从“分别”、“日”、“歌珊地”和“讨厌的苍蝇”的含义,以及以色列人的代表清楚可知:“分别”是指为防止交流而分离;“日”是指状态(参看23, 487, 488, 493, 893, 2788, 3462, 3785, 4850节),因此,“当那日分别”是指在这种状态下分离;“歌珊地”是指属世层的中间或至内在部分(5910, 6028, 6031, 6068节),因以色列人住在歌珊地,故“歌珊地”也指教会(6649节);以色列人,即此处“耶和华的百姓”,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参看7439节);“讨厌的苍蝇”是指恶毒的虚假(7441节)。因此,“那里没有讨厌的苍蝇”表示他们将不能流入,因而不能利用这些虚假侵扰他人。他们之所以将不能利用这些虚假进行侵扰,是因为这些虚假是由存在于形成感官层的属世层最外在部分中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那些拥有良善与真理的人能被提升至该层之上,从而被提升至那里的虚假之上,正如刚才所述(7442节)。当被提升至该层之上时,他们也就与那些沉浸于那里的虚假之人分离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